上海世纪公园一角(2011年4月摄)
稍不留意,秋天就悄悄地来了。
立秋之后,气温再不那么热气逼人、酷热难耐,再也没有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感觉了,夏秋之间的气温变化虽然不大,人们心里却早已怀上了秋天的影子,从青萍之末钻出来的风已掺上丝丝凉意,拂过那烤熟过的肌肤和炙热的身心时,舒坦得宛如清泉灌顶。
一年四季最喜秋。秋天的色彩最丰富,秋天的花朵最美丽,秋天的声音最美妙,秋天的香气最迷人,秋天的色香花美果实,无不让我们收获的喜悦。我喜欢秋天的诚实与成熟,是她送给我们果实,收获春天的希望,夏天的成长,冬天的收藏。我喜欢她的理智,她不像羞涩浪漫的春天,也不像坦露奔放的夏天,更不像含蓄内向的冬天,是她让我们摘下沉甸甸的果实,收获丰收。
秋色之美在天空。钴蓝色的天幕下罩着的原野,一片火红。放眼长空,澄碧如洗;极目远眺,心旷神怡。此时此刻,云海苍树,斜阳暮鸦,是何等的浪漫与豪放。抬头望天,行行征雁,又是何等的壮观与辽阔;片片云朵,忽然集合成云阵,缓缓飘移,犹如一群白衣秀士在踯躅方步,俯瞰人间万象。正是诗人陈子龙“丹枫锦树三秋丽,白雁黄云万里来”所描绘的图景!(明朝陈子龙《秋日杂感》),孟浩然“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相悦,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”的情怀!(孟浩然《秋日登兰山》)
秋花最美数菊花。素有“节义之花”、“君子之花”美誊的菊花,是秋天的象征,也是秋天景物的标志。正是唐代白居易《重阳席上赋白菊》所云:“满园花菊郁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”。黄巢在《不弟后赋菊》中云:“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两位大诗人共同描绘出菊花蓬勃大气,清新高雅,给赏花人以目迷心醉的情景!
秋香最是桂花香。桂花有天下第一香之美誉,秋天绽放时的桂花,香气宜人,遍地飘香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《木犀》一诗云:“不是人间种,移从月里来,广寒香一点,吹得满山开。”将桂花的远溢浓郁之香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还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“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有花甲第一流。”(《鹧鸪天·桂花》)说出了桂花的非同凡“香”,那些星星点点刚刚绽放的桂花,那“独占三秋压群芳”的高雅气质,更是令人回味与遐想。
秋声最美胜交响。 我们说秋声是天籁之音,“戛戛秋蝉响似筝,听蝉闲傍柳边行。小溪清水平如镜,一叶飞来细浪生。”宋代诗人徐玑的《秋行》诗,描绘了傍晚时分蝉在枝头吟唱的“秋虫精神”,这是生命的律动之美。清风瑟瑟、明月高悬的秋夜,农家小院的墙缝间,树底下,各种秋虫都在动情的歌唱:“唧唧”、“吱吱”、“喔喔”……它们唱唱停停,有的响亮而清脆,有的优雅而动听,有的深情而婉转……高音、中音、低音、独唱、二重唱、大合唱,共同演奏着一部恢弘的交响,秋声,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古老的童话世界。
“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”秋色、秋花、秋声、秋香,聚焦成一幅唯美的秋景,让我们收获激情与美丽,果实与花朵,诚实与成熟……有秋就有年,让我们张开双臂,尽情拥抱丰硕的秋天。
(文/图胡四海)
评论